没有女王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女王
文\江湖小舞
“恪尽职守,终生不渝。”
这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去世之后,英国广播公司在讣告中对女王生平做出的盖棺定论。
对于女王长达70年的创纪录在位时间,《纽约时报》称赞她“见证时代起落”,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永远不变的人”,在女王治下的加拿大,媒体形容她为“完美且不引人注目的君主”。
可以说,无论是来自世界哪一个角落的媒体,言辞间充斥的都是对女王的尊崇,赞美,无可挑剔。“她一生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她强烈的责任感、对王位和臣民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
不过,诚如BBC讣告开篇写到的那样,“在英国的影响力逐渐衰退、英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王室自身的存在甚至也遭到质疑情况下,对许多人来说,女王成了一个持之以恒的精神象征。”
确实,“她在出生的时候,没有人预测到她将登基继位,而她在如此动荡的时代仍能成功维持君主制,更凸显她的卓越才能。”
展开全文
就像没人会预料到伊丽莎白二世会成为女王一样,1952年她的登基同样充满了偶然。这年1月时年25岁的伊丽莎白正在和夫君菲利普代替身患肺癌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出访非洲,出发前还亲自到机场为女儿送行的国王,没能等到女儿归来就撒手人寰,正在肯尼亚一个野生动物园访问的伊丽莎白,当即在狩猎小木屋中继位成为女王。
在日后回忆起当初登基的状态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坦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没有当学徒的经历。我父亲去世时太年轻,所以我是在十分突然的情况下接任,但求尽力而为。”
虽然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战争也加速了大英帝国的衰落。就像讣告所言,“到1953年11月,新女王踏上漫长的英联邦国家巡访旅途时,包括印度在内,许多英国前殖民地都已获得独立。”
整个1950年代,陆续有更多国家撤下了英国米字旗,前殖民地和属地组成自愿加入的联邦。不过,1956年埃及对苏伊士运河采取国有化,英国出兵干预以失败告终,让英国的影响力迅速堕落,英联邦也暴露了在危急时刻缺乏采取集体行动的意志。
在属于英国的19世纪,历经了此前的开疆拓土,真正意义上的大英帝国完成,整个时代被称为“英国的时代”,并且由英国开始改变整个人类生活模式的“工业革命”。19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席卷欧洲,西班牙的殖民地趁着拿破仑入侵西班牙而独立,间接导致英国的殖民地在“面积上”终于成为世界第一。
帝国的鼎盛时期,不仅是历史上拥有领土面积最大的帝国,还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最大面积曾达3400万平方千米,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这也是迄今为止依然让英国人为之骄傲的“维多利亚时代”。
一战结束后的1921年,由于战争的摧残,英国正式被美国全面超越。1929年,受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直接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
二战结束之后,随着英国国力日衰以及全球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渐瓦解,英国君主也在1948年6月放弃“皇帝”或“女王”级别的头衔,英国降级成王国级。
1926年,英国政府发表《1926年贝尔福宣言》,宣布各自治领应成为在政治和外交上完全独立,以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的主权国家。之后,英国国会通过《1931年西敏法令》,给予各英属自治领完全自主权,国际场合实际上是与英国完全平等的主权国家。
随着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加冕,自此英联邦王国的地位正式被确立。如今,在15个英联邦王国中,13个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2个例外分别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英国(各殖民地的原宗主国)。
2015年9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超过了她的曾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纪录。
讣告最后写道,“虽然君主制在女王统治结束时也许不像她登基之初那样强大,但是她决心继续维护君主在英国人民心中获得爱戴和尊重的地位。”
纽约时报在讣告中写道,“从她的统治历程可以看出,英国人对王室的毫无疑问的顺从态度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所取代,从忠诚和通常充满深情地宽容到肆无忌惮的敌意。面对通常持怀疑态度的公众关注和审视,王室不得不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被迫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就像报道所言,“然而,伊丽莎白仍然坚定地致力于维持标志性的超然、礼数和华丽盛典,这是王室长期以来试图保护的神秘性,是王室存续的基础。她彬彬有礼的矜持态度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面对2020年蔓延到英国的新冠病毒大流行,人们被迫暂停正常生活和社交方式,女王在2020年4月5日发表了她在位期间的第四次特别电视讲话,敦促她的人民以战时英国人所表现出的斗牛犬般的坚韧去抵御病毒。
她说,“我确信我们能够应对这一挑战。你可以放心,我和我的家人随时准备尽我们的职责。我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每个人都能为他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而感到自豪,而我们的后代会说,这一代的英国人和以前一样强大。”
究其一生,可以说女王完美兑现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誓言,“当我21岁时,我发誓我的一生将服务于我们的人民。我祈求上帝帮助我实现这一誓言。虽然这个誓言是在我年轻没有判断力时发出的,但是我并不后悔,也不会收回其中的任何一个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