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始于炒币,终于炒“房”?|锐观察

Connor 币安下载 2023-05-25 149 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客观 理性 独家 独到

近日,歌手林俊杰晒出一个“空钱包”引发无限猜想。有消息称,林俊杰购买的虚拟地产浮亏超90%。再加上今年以来,不少科技企业收缩元宇宙业务战线,元宇宙要“凉凉”了吗?

虚拟地产价格扛不住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去年11月,歌手林俊杰花12.3万美元在decentraland购买的3块虚拟地产,目前价值仅为约1万美元,浮亏91%。

林俊杰微博截图

林俊杰在微博晒出“空钱包”的图片称“听说最近很多人想帮我理财”。网友称,“开个演唱会不就赚回来了吗?”“一个玩具而已。”“大惊小怪,王子买菜。”

除了林俊杰,有意思的是,不少知名人士都喜欢购买虚拟资产,周杰伦等多位明星也持有NFT作品;2021年,NBA球星史蒂芬•库里用约18万美元买下某NFT作品。

在德勤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21年的虚拟房地产交易超过3.5亿美元,虽然21%的受访者表示对任何与元宇宙相关的领域均不感兴趣,但35%的受访者正在“研究”元宇宙的更多功能,多于“研究”其他任何已确定新兴技术的受访者。

北京工业大学元宇宙云图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高泽龙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明星买的虚拟地产一般是以NFT形式存在的海外数字资产,NFT在国外一般也是加密数字货币,而在国内发展成为符合我国政策的数字藏品。

虚拟资产价格为何“大起大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记者注意到,在虚拟地产价格走低的的同时,虚拟货币价格上扬。

4月11日行情显示,虚拟货币普涨,比特币价格站上3万美元的高点,这也是自2022年6月份以来比特币价格的最高点。

展开全文

实际上虚拟资产价格向来是大起大落,比特币最高价格超6.8万美元,现在已经不足当时一半。同样的是NFT藏品,有人愿意花几十万美元买个像素“头像”,也可以100多元买到“齐白石画的虾”,甚至还有无数免费赠送的NFT数字藏品。

资料配图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高泽龙认为,“加密数字货币的风险极大,暴涨暴跌并不稀奇,以虚拟资产,比如虚拟地产为表象的NFT也会暴涨暴跌。”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去年5月份之后,虚拟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风险暴露,再加上全球经济下行,投资者避险意识增强,虚拟地产这一类产品需求降低,进而导致价格下降。

元宇宙“哑火”?

此次虚拟房产价格大幅缩水,再加上今年以来Meta新一轮裁员;腾讯调整XR团队;微软在混合现实硬件(MR)HoloLens和Xbox等部门裁员等,看衰元宇宙的声音此起彼伏。

沈阳称,今年以来,在AI板块中,企业意识到类似ChatGPT可能更快速的变现,所以要做一些力量的调整,主要就是调整元宇宙业务,“不过从长远看,元宇宙依然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以在中国流行的数字藏品为例,据iBox数字藏品研究院预测,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我国数字藏品总发行价值约为2.8亿元,至2026年末,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多亿元。

2022世界元宇宙生态博览会在广州举行,参观群众在体验产品 图源:新华网

高泽龙认为,部分企业刚开始对元宇宙给予厚望,大力布局,随后发现元宇宙并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应该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所以便开始理性对待,并且对元宇宙部门进行削减,这是一个正常的调整。元宇宙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敷衍了事。

实际上,目前元宇宙应用初见眉目,例如在元宇宙内搭建可视化学习平台,开演唱会、发布会等,而且没有任何科技巨头公开宣布放弃元宇宙业务,只是在行动上“不再积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吴涛

值班编辑:仲雅、廖少康(实习)

校对:浸月

编辑:王星

主编:林双木

监制:施进军

《企观锐角度》系企业观察报社属新媒体号。

《企业观察报》(CN11-0279)创刊于2013年7月1日,是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专注于财经类报道的周报。

2021年10月,企业观察报、企业观察报微博、企业思想家微信公众号入选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最新《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