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签署大单后,伊拉克宣布中伊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弃用美元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3-04-18 92 0

据观察者网报道,伊拉克央行官网公告称,自华进口商品可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伊央行将通过兑换所持美元为人民币、增投人民币账户两种方式,增加人民币储备。伊金融界人士指出,央行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中国商品,这在伊拉克历史上属首次,此前的对华贸易均以美元结算。美国以伊拉克作为干涉中东事务的切入点之一,伊拉克不再使用美元而是人民币进行对华贸易结算,公开跟美国唱反调,恐怕是美国没有想到的。而从伊拉克实际情况看,伊方选择以人民币进行中伊贸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伊拉克美元储备不足,受美元强加息影响,伊方获取美元成本同比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是伊拉克最大贸易伙伴,是伊拉克原油最大出口方,两国经贸额在去年以超过4成的比例大幅提升,达到537亿美元以上。伊拉克出口创收中,约9成来自于原油,美国同样增加原油出口、成为主要原油出口国之一情况下,美伊经贸的扩增,则无从谈起。中伊贸易、美伊贸易巨大的现实利差下,伊拉克做出进一步走向人民币的做法,并不让人诧异。美国信用下跌、美元成本增加、美伊经贸受阻,这些因素也在促使伊拉克对美元,愈渐避而远之。

另一方面,中国-伊拉克金融合作的扩增,也是中伊两国相互走近的结果。中国商务部2月初发布公告,为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境外中小企业寻求人民币贷款融资提供便利,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结算跨境货款同比提升37.3%,结算额逼近8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投资同比增加16.6%,达到6.7万亿以上。人民币正稳步推进开放步伐,为各国实体提供金融便利。而在去年12月底的中阿三环峰会上,中国与阿拉伯各国就进一步推进原油贸易人民币结算达成一致,以中国-沙特合作为代表,中国同卡塔尔、阿联酋、伊拉克等中东各国的合作水平,均在有序获得提升。2月21日,伊拉克总理出席了伊6处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协定签署仪式,3家同伊合作的能源企业中,2家来自中国。中企的参与,正给伊拉克带去新的发展增量。

展开全文

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人民币当下在全球金融结算中的占比,是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的,伊拉克等国增大使用人民币,是人民币逐步取得其应有结算地位的体现。除伊拉克外,巴西与华达成在巴建立人民币清算行的合作,俄莫斯科交易所建立首支人民币结算基金,阿根廷增加450亿人民币外储。这些事例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的体现。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受两方面因素协同驱动,一是中国工业体系的中央攻坚,中国是全球唯一建立全体系工业链的国家,且中国工业正不可阻挡地走向峰顶,这使得持有人民币的各国,不缺乏人民币的使用空间,也可以无顾虑地增持人民币。二是中国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基于互利共赢原则,中国也在为东南亚、中东、中亚、拉美、南太、非洲各国,提供关键的原材料、农渔林牧产业、油气出口市场,双方达成协同发展的互惠关系。

未来随着中国发展成果形成更大普惠效应,人民币的进一步普及,是大势所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