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下周两大魔咒偏空 沪深补缺概率加大

Connor 币安下载 2022-11-21 180 0

小七参考仓位:六成左右

周末,国际上的消息不太多。前些天,市场对12月美国加息放缓预期较多,鸽派的声音挺多,不过,这两天鹰派的声音也有,比如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18日表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物价压力正在减弱,且并未见到劳动力市场走软的明确信号,加息75个基点仍在讨论之列。不过,这个观点可能影响也没那么大,因为美股周五收盘还是小幅上涨为主。

后面注意个节点,11月24日,美联储FOMC将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至4.25%-4.50%区间的概率为80.6%,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19.4%。有点遗憾,欧美股市上周五都还算坚挺,但是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3%,中概股指数跌幅也有3%,这可能与上周五A股和港股有所回落有关。

有时候中概股大涨能够带动港股和A股走强,有时候也是互相带动,但也可能互相拖累,A50上周五收跌0.02%,基本上没有趋势。消息面,我们注意到11月18日,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表示,香港一向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了保证新增的人民币交易柜台有充足流动性,香港交易所正在筹备与之配套的做市商机制,期望明年上半年可以推出。——我还是一个较大的利好,房屋在过去一两年里大幅下挫,主要就是流动性不足,成交额才一千亿左右,大机构跑路没有接盘。

现在有人民币交易柜台的话,很可能会让人民币资金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客观上说,港股跌成这个样子,然后开启人民币交易,算是给了内地投资者一个抄底的黄金坑。恒生指数跌回2009年前,甚至进入到1997指数就达到的空间,差不多25年前了,这种穿越回去买股票的机会不可多得。腾讯这样的票也大跌70%,这也是回到5年前的买点,互联网巨头普遍大跌,它们真的就没有发展前景了?有人说互联网红利到头了,那现在没有几个行业发展不饱和,都是在存量消费者的基础上争夺市场。

所以,七祖还是特别看好港股和恒生科技指数走强,至少明年这个行情机会还是明显的,最近短线涨幅大了,后面如果还有回踩,依然看做买点。另外就是,北交所在周末也出利好了,从12月1日起股票交易经手费标准下调至0.25‰,降幅达50%;混合做市制度迎来实质进展……我交易过北交所的股票几次,都是失败的,最后放弃了,成交量太小,好多技术指标也不管用,里面也可能存在不少庄家,所以这里存在制度红利,但还不能期望太高,如果非要做,我建议还是首选科创板,这里的优势要强于北交所。

下周,还有个大事情,那就是足球世界杯开幕,中国驻卡塔尔大使说:世界杯上中国制造如满天繁星,网民则吐槽“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世界杯,其他的都去了”;而股民关心的是“世界杯魔咒”是否再次应验,毕竟在1994年至2018年的七届世界杯中,上证指数分别下跌了5次,其下跌的概率已经超过70%,其中1994年波动最为剧烈,其涨跌幅均超10%,而最近一次的2018年世界杯期间跌幅达7%。

展开全文

当然,这里是指世界杯持续一个月期间的走势,未必就是世界杯开幕之后就立刻开跌,这里的魔咒需要注意,但和股市基本面没有关联。此外,本周还有一个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11月23日至24日,招商证券将召开2023年资本市场年会。这个A股最著名的“魔咒”之一,近十年来,每逢招商开会首日,上证指数下跌概率约80%,中招概率相当大。特别今年的策略会还叠加世界杯的魔咒, 下跌的概率较大。

周末,还有不少行业消息,11月19日(周六),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宣布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该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这也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以HBC电池路线创造的26.7%的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由中国公司创造的行业记录。

这也说明,目前光伏N型技术的路径是行得通的,并且正在加速前进。目前光伏N型技术主要是HJT、TOPCON两类:前者由于技术要求高、成本高,目前很少光伏企业选择这条路径,但是其光电装换效率却非常高,是未来的趋势;后者由于技术迭代不高、投入成本相对较小,是目前光伏N型技术的首选。目前渗透率仅有5%,待建产能高达220GW,已建成产能也超40GW,明年有望迎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所以,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依然会高涨,还看不到见顶的信号。这里与新能源车的销售可以看到极限不一样,新能源车的替代率目前国内是三成左右,到了五成左右可能提升就更难了,不过出口要是能大举增加,倒也还不会很快结束景气度。这里景气赛道的空间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光伏是其中的领头羊,没有补贴也能催化市场。新能源车还要经历这明年的补贴取消和后年的购置税取消考验。不过,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都没问题。

关于新能源车,周末还有一个大事情,那就是两部门发布通知,指导锂电企业结合实际和产业趋势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在关键材料供应稳定、研发创新投入充足、配套资金适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建立创新引领、技术优先、公平竞争、有序扩张的发展格局。

这个事情发声也是迟早的事情,毕竟碳酸锂价格涨到60万,不少中下游企业已经怨声载道,不过,当前的涨价并不是国内企业主导所致,我们有70%的锂矿资源以来进口,海外抬价才是真相。最近锂矿资源没有跟随反弹,也可能是这个政策利空压制,最近两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股价持续阴跌,甚至上周五下午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应该都是对这个政策通知的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没有跌,虽然尾盘略有回落,说这个消息是对上游稍微利空,但对中下游是利好的。之前我们提到,如果碳酸锂持续涨价,就做上游,一旦上游跌价,就做下游。明天可以看情况,究竟是下游感受到成本缓解而上涨,还是上游认为利空出尽,可以再涨了。其实,对国内锂矿或者锂资源企业来说,也不算实质性利空,因为鼓励锂矿企业扩大产能,避免恶性竞争都是好事,已经上车,已经扩产的都挺好,后面还想上车就难了。

因此,这个事情还要看海外锂矿的价格走势,如果锂精矿拍卖价格继续创新高,那么国内价格也下不来,同时,还有南美三国搞锂矿欧佩克,加拿大要限制中国投资它的锂矿,全球第一大产镍国印尼也要和加拿大联合起来搞价格同盟,在传统能源领域,石油有价格产销联盟欧佩克,新能源领域,他们把锂矿称为“白色石油”,所以别指望他们会良心发现而降价,国内的政策表态影响不到它们。

还有一个关联的事情,那就是又有特斯拉降价的传闻,在经历了多次涨价之后,特斯拉在 9 月份首次开展促销活动,以保险补贴的名义给予 8000 元的提车优惠。在 10 月 24 日,特斯拉正式进行官降,宣布 Model 3 和 Model Y 车型降价,根据车型不同,降价金额在 1.4-3.7 万元之间。随后 11 月份,特斯拉再次开展促销活动,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即可减 8000 元尾款。与今年最高价相比,现在购买 Model 3 后轮驱动版最多可节省 2.2 万元,购买 Model Y 后轮驱动版最多可节省 3.6 万元。

特斯拉真的打价格战了,我看到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那就是别人都在升级产品,特斯拉在升级工厂,不对称竞争,因为特斯拉可以把规模做得很大,也把成本降得很低。特斯拉通过减少屏幕数量、减少内饰饰板开孔、元件高度集成化等措施可以减少元件采购数量或降低元部件加工成本,同时,它通过新技术来控制成本,比如应用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提高了各部件的通信效率,减少了整车线束的应用,最后都能省钱。此外,特斯拉在三电效率控制方面的优势让电池续航能力表现突出,再加上整车制造工艺改进,工厂效率提升、门店全自营减少额外开销等操作,让特斯拉的整体运营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毛利率达到 27% 左右,作为参考,在刚过去的第三季度长城毛利率为 22.47%,长安汽车毛利率为 20.32%,而比亚迪毛利率为 15.89%。也就是说,特斯拉完全有降价的资本和实力,而现在中国的不少造车新势力还在烧钱抢市场,卖一辆车就亏几万,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现在特斯拉迫切地希望通过降价提高上海工厂的产能利用率,目前年产能已经达到 100 万辆,在这种情况,对于锂电池的需求是必然增加的,对于部分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也是利好,但是对其他新能源车整车企业则可能是利空。

周末,还有一个重要事情,那就是疫情变化。我们看到北京新增了516例本土感染者,这是国内防疫最严格的城市,结果还是防不住,这意味着全国的新增病例数量开盘还会继续增加,而现在也基本不太可能用全域静态管理的方式了。这种病例新增无法避免,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增加,而这也在考验最近发布的防疫新政,就是要退回老路,还是继续按照现有模式。目前社会争议比较大,各方面理由都有,具体我们在这不展开,就说对医药板块的影响。

有些人认为疫情数据还在恶化,那么医药股板块走势应该还能冲高,上周这个板块是最强势的,很可能下周还能延续。不过,七祖也在上周五提到,医药股很可能已经高潮了,板块预期过于一致,短线涨幅已经过大,这里要注意出现情绪拐点。周末新增的疫情数据,确实还能刺激部分个股走好,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ICU、疫苗等细分概念走强,但也要注意,周末也出现了另一个重要事件,原本在网上销售阿兹夫定片,被医药管理局下架处理了,因为新冠患者是集中收治,一旦阳了,其实不需要你自己买药治疗。

当然,后面阿兹夫定的厂家真实生物说,这个药是主要卖给HIV艾滋患者的,并不是给新冠阳性患者。不过,它本来就是同一种药物,后来增加了新冠这个适应症而已。就专家的分析来说,新冠药主要应该给高龄老人和其他有严重基础疾病风险的脆弱人群来备用,绝对不是给全民吃的药,囤药更没必要。之前河北等地还有抢购连花清瘟的消息,促成以岭药业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新冠药物板块也再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

这个周末疫情板块有一个“利好”,那就是像北京这样的重点城市,疫情再次恶化,可能对市场有一定刺激,医药股还能冲冲,但是旅游酒店、民航机场和餐饮消费等估计继续承压,这里几家欢乐几家愁;也有一个“利空”,那就是新冠药物的销售并不会多好,它对业绩的支撑比较有限,特别是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未必会吃药,我看到有些说法,方舱医院的其实不用怎么吃药,除非症状明显,所以,医药股可以借机炒作,但别指望疫情发作来刺激医药板块,进而撑起一轮牛市。

好了,明天怎么办?

先看下机构和大咖的观点。

中信证券多数时候是唱多的,不过公信力也越来越弱了,这和行业规模不太符合,主要是几次关键时候唱多成为了反向指标。周末它认为,当前市场从政策预期博弈阶段步入政策效果博弈阶段,显现出主线不清、高度博弈和快速轮动的三大特征,这反而预示着全面修复行情的趋势更加明确,目前行情正处于政策驱动的上半场,直至经济恢复进入新稳态,才会步入由业绩驱动的的下半场。这个判断和七祖的看法接近,跨年行情或者明年行情必然需要基本面改善作为支撑的,否则空间大不了。

中信建议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后受益明显的品种,具体包括以下三条主线:①疫情精准防控下的受益板块,重点关注新冠相关的疫苗、特效药、消费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细分行业;②房地产“第二支箭”加速落地对市场预期的提振下,重点关注优质的地产开发商,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家电,以及前期估值受压制的优质银行,受益长端利率上行的保险;③全球流动性拐点预期出现,重点关注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和贵金属。

中金公司之前是比较谨慎的,现在看来谨慎偏乐观了,他们周末认为疫情防控和房地产两大政策变化的信号意义值得重视,市场前期已具备较多的偏底部特征,预期好转的关键在于基本面的修复力度,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对A股市场未来12个月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在政策调控、疫情防控、地产调整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一旦这些因素中某些或全部有所缓解,增长反弹力度可能超预期。

中金是配置建议:政策支持领域可能仍有相对表现。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兴业证券今年的观点准确度比较高,之前提“新半军”,后来提:“信军医”,大家可以看到近期疫情带动医药大幅反弹,兴业在这轮行情龙头板块的抓捕上很显功力,它周末的观点认为,顺着政策导向,挖掘中期结构性亮点。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逐步摆脱困境,至少有望比2022年好转,2023年宏观政策自上而下统筹的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可能是2023年中国经济确定性的亮点。

兴业认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安全等将是贯穿未来多年的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主线,时代的机遇包括信创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半军”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受益于国家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和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共同富裕孕育“新”需求及再造“老”行业。

七祖梳理了几家机构观点,基本上都是看好港股互联网巨头的抄底机会,我们继续持有和看好恒生系基金,当然,类似投资港股的一些基金也可以考虑,主要标的还是超跌的互联网巨头。同时,我们也看到,医药和地产也还是延续这种热度,它与政策的调整关联巨大。还有就是,少量机构还有推荐新能源和新能源车的,但远没有超期那种热度,这里也要注意,七祖目前重仓持有锂电上有资源股,但并不是看好所有赛道环节。

关于大咖的意见,周末徐嫂认为本周国债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14个基点至2.8%。市场预期未来有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在流动性收缩的指导下,影响了本周的证券市场。短期内市场受到冲击后,演化为结构性行情。医药、传媒、元宇宙、世界杯、信创等概念轮流炒作。预期市场在等待政策的发展方向。综合上述,推荐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或隐形冠军的公司。风险:流动性收紧超预期。

上周徐嫂推荐的是政策效果可以改善的行业绩优龙头,当时我猜测是房地产,但是最后发现上涨涨幅较大的还是医药,也算是与政策有关。本周她这个推测,较大安全边际的,那就是超跌的,同时业绩较好的,这里是否与大消费有关,还是赛道,赛道当前的业绩是相当不错,哪怕后面出现产能过剩,也是明年乃至后年才可能出现,现在调整较大,也有不少隐形冠军,这里可以等待验证,还有一个就是各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徐小明周末的观点,他认为本轮行情还是反弹,而不是反转,也就是后面还有下跌。不过,现在还不能判断反弹结束,大体上是一致性获利法的标准,只有沪指到位了,其他指数没有到位,另外就是这里四浪反弹时间还不太够,但是空间基本到位了,所以这里横盘震荡只是消耗时间。按照他的逻辑,这里是反弹末期,后面应该还有一跌,而且很可能是创出新低的样子,目前他们是四成仓位,真要下跌,有可能会再次空仓。

本轮反弹抄底,徐小明是做的不错的,11月1日早上加仓,从10月24日开始的空仓到六成,应该说这波反弹走势吃的不错。上周一开始从六成减到四成,卖点不算很好,但目前看也不算错误。七祖认为这里也要回踩一下,但是不认同这里会出新低,至少下半年,我们比较担心的几个事情,都出现了转机,美联储加息见顶,那么全球紧缩状态会得到缓解,后面就是看全球经济衰退情况,真衰退了,明年就是重新宽松了。防疫政策,目前看也有调整迹象,国内经济复苏总可以看到一些苗头。

七祖重申一下当前的观点,中概股和恒生指数是本轮反弹的急先锋,前者指数从低点到高点,已经有55%的涨幅,恒生指数低点到高点也涨了26%,恒生科技指数从底部反弹也有42%,我认为这里这两大原来的领跌龙头切换到领涨龙头,也要进入一个平台休整期,它们也是感受到了市场利空退潮,才出现了明显的超跌反弹,但是这里距离估值修复还有一段距离,这里我认为还是可以继续看好。中中概股指数年线现在还跌了30%,恒生指数年线也还跌了23%,这时候还跌了34%,还是全球跌得最多最惨的指数。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恒生指数年线出现了3连阴,而在1990年之后的数据里,没有年线四连阴,而且上次三连阴在2000年到2002年,随后2003年开启了年线五连阳的大牛市,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港股明年可以收出一根阳线,何况它近年的低点回到了1997年涨过的指数空间,真差不多回到25年前了。从这个角度说,港股后面几年都有修复反弹的空间,我们目前继续持有恒生系基金,我认为它后续修复的可能性较大,到了年底,美国的审计团队大概率会对中概股是否退市给出结论,应该还是利空出尽的概率大。

既然先锋要横盘震荡,甚至适度消化前期涨幅,A股在这个位置也是遇到了60天线阻力,我认为它后面大概率要回踩下方的缺口,同时也是回踩一下20天线和30天线。这里我们也没看到什么特别重磅的利空。应该是要重新跌破所有均线的,难度非常大,近期市场量能也明显放大,应该是有机构和大资金在底部吃货了。我们也看到了,近期个人养老金开户(第三支柱)的消息,也算是一个较大的利好,我看中金的测算,大约每年可以新增4000亿资金进入股市,这都算是中长线的利好。

从这些情况来看,除非后面国运出现较大的利空,否则A股在这里应该是铸就历史大底,目前我们对于明年行情的乐观程度要远大于今年, 特别是沪指之前有年线的三连阳,这也是1990年后首次打破惯例,今年年初我对沪指年线再收阳就不抱希望,今年收阴也是好事。具体到下周走势,七祖认为 总体上还是横盘震荡为主,回踩也是阴跌,不太可能出现大阴线调整,真出现了也是短线买点,特别是补缺之后,会有各路资金快速抄底,同时3000点附近依然看护盘力量。

如果想购买900页的七祖新书《新股民99堂修炼课》,可以点击上述链接下单,收到书籍后给一个评论发邮件给七祖 可以获邀入群 (monantian@126.com) ,我们和牛市还有一个约定。

赶紧入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