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军造假边币,抗日根据地如何应对?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2-11-05 146 0

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根据地发行“边币”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大片敌后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从1938年起,除党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外,华北敌后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中先后建立了苏北、苏中、浙东、皖中等抗日根据地;在华南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和抵制敌伪钞的侵入和流通、保护根据地人民的财富,都分别设立了自已的银行,发行了货币。一般称为“抗币”或“边币”。

抗战时期,日军造假边币,抗日根据地如何应对?

晋察冀根据地使用的边币

日军伪造“边币”,破坏根据地金融

设计钞票,还要使这一张张流通券,成为一幅幅有意义的抗日民主的宣传品。“边币”以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和生产的图画为主体,再适当配合文字、印章等。

日军为破坏抗日根据地货币,扰乱根据地金融秩序,他们伪造大量边币。

在华北,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山东根据地内多次发现大量假钞。在晋冀鲁豫边区,1941年6月,日伪大批印制假冀钞,由汉奸与奸商投入根据地,以百元比三四十元价格,骗贪小便宜的人兑换边币。保卫机关在冀南内邱县一日内破获假钞案件数起。

日伪伪造边币,最初在根据地境外进行,后来发展到利用汉奸将印钞机运到根据地周边甚至境内来大量印发。

抗战时期,日军造假边币,抗日根据地如何应对?

山东根据地使用的北海币

展开全文

日军特务机关是制造假币的幕后黑手

1943年以后,日军在根据地周围遍设造假处,每年改造新版。山西派遣军军部直辖的特务机关东兴公司,指令太原撷华石印馆印制假冀钞6000多万元;5月又指令另一印刷厂印了600多万元;投入到根据地,造成根据地经济巨大损失。

日军在山东根据地推行假币的方法很有代表性。1943年,敌伪制造了大量假北海银行券,由青岛、烟台、威海运到靠近根据地的据点内,利用汉奸伪装成商人或我方工作人员向根据地抛出,或用这些假边币高价收购粮食和其他物资。

用汉奸找关系,专在根据地内的粮食市、布市上行使,利用农民不认识假票,喜欢新票的心理,大力抛出,收购根据地的粮食、山货、布匹、土特产、药材等战略物资。

利用奸细伪装成我方工作人员,冒充在市场上查禁假票,专门查禁真币,推行假币;敌伪在1943年大“扫荡”时,给抓去的劳工大批的假北海银行币,并诡称“皇军不白使人”,以推出假票。日寇的这些罪恶行为,给我根据地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物资损失。

抗战时期,日军造假边币,抗日根据地如何应对?

汉奸巴结日军头目

为此,抗日根据地针对日伪的假边币,采取了各种反击措施,在技术上,打击了敌人的金融侵略,维护了金融秩序,保证了根据地的金融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