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真的能演“老大”吗?
日前,由张翰、王晓晨等人主演的新剧《《东八区的先生们》》正在热播。
作品讲述了四个大学室友从大学走向社会,在彼此的陪伴下,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实现了爱情与事业双丰收的故事。
其中,张翰不仅是主演,还占据着制片人、制片人、编剧等多个头衔。
如果这部戏能成功,对于张翰来说,显然是多方面的胜利。
但事实证明,有些事情适得其反。新剧播出后,就出现了差评,这也让张翰的名气一落千丈。
近年来,女性题材走红,出现了《三十而已》、《欢乐颂》等爆款剧。
不久前,《玫瑰之战》和《欢乐颂3》两部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相继播出。
张翰的新剧在这个时候推出,被认为是新鲜和噱头。
一开始,观众对这部剧的期待真的很高,把它看成是男版的《三十而已》,甚至以此为基础开始期待男性群像剧的未来。
但理想多么丰满,现实却是“打脸”。
《东八区的先生们》播出后,某知名评分平台上的评分有与历史最低分一较高下的趋势。
观众们也纷纷表示看完一集就想弃剧,评论中呼吁退市的声音层出不穷。
原因主要集中在台词“猥琐”、油腻、不尊重女性、扯内衣带等离谱情节。
展开全文
拥有多个头衔的张汉首当其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网友将剧中人物的行为放到演员身上,质疑人物是演员真实生活的翻版。
结果,张汉的名声一落千丈,就连他的社交账号也未能幸免。
点击评论区,几乎都在吐槽。
观众对张翰新剧的失望是肉眼可见的。
有网友调侃,张翰成功“接盘”黄晓明,成为新一代“最油腻的老板”。
曾经凭借老大这个角色走红,如今37岁的张翰又演老大,却被众人讥讽。他真的那么坏吗?
巴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角色,但最忌讳的是将它与“油腻”二字联系起来。
现在人们所说的“油腻”,不仅是外表的油腻,还包含更多的东西。
比如言行举止、行为夸张、女人味十足、太男子气概、过分自信、不尊重女性、以“担心”为梗、以“飙车”为乐趣、充满黄色废物等等。
按照这样的标准,张翰在新剧中的角色几乎占了一半以上。
“装嫩”雨中奔跑一幕一开始,整个腹肌若隐若现,全靠颜值撑起来,让观众哭笑不得。
或许知道长相是主角们的“最大王牌”,剧中很多场景给人的感觉就是“看我多帅”这三个字就贴在了自己的额头上。
他输掉了和美女的比赛,却选择了自己喝酒,委婉地说:“这是男人该做的。”
这个剧情想要的观众效果应该是:“他好霸道,我很喜欢。”
事实上,观众的表情是:“对不起,你在给我抹油。”明明走错了房间,却在逃跑被拦下后,把女主变成了军队,质疑别人碰瓷。
更离谱的是,他还要顾及别人在他面前喝红茶。霸气程度堪比“你不觉得,我要我想”。
除了“赛车文学”,偶尔还会出现几句青春伤痛文学,让观众一头雾水,目瞪口呆。
童玉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生活中一些中年男人“油腻”嚣张的真实写照。
正是这种代入感,将张翰紧紧地绑在“油腻”二字上,估计短时间内很难摆脱。
也就是说,趁着《东八区的先生们》的热度还在,张汉最好做个“避雷”的榜样,否则结果很可能不如人意。
毕竟,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打破。
与其死板,不如在观众的“过滤器”褪色时更容易达到效果。
李雪琴曾在节目中表示,张翰自带霸气风格,被他夸赞后会觉得很幸福。
的确,无论是在节目中,还是在作品中,张翰的霸道人格都深入人心。
就连他之前演过的硬汉角色,都被指责有违和感。
这对演员来说不是好事。
虽然固有的印象更能被观众记住,但单打独斗也意味着演员在作品的选择上有很多限制。
随着演员年龄的增长,转型只是时间问题。
小小年纪还演小鲜肉,一不小心就会被吐槽“装嫩”。类似的教训太多了。
但转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
从张汉现在的情况来看,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观众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台词和剧情上。
张翰之所以能承受如此多的争议,也是因为他的头衔众多。
如果张翰和其他三位演员一样,只是以演员的身份出现,相信公众对他的厌恶也不会那么高。
事实上,正如观众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关。
之前女神张智熙参与了这部作品《皎若云间月》的改编和主演,播出后就被骂了不少。
早年,林心如制作并出演古装剧《《倾世皇妃》》,虽然热度和收视率都很高,但剧情却饱受诟病。
如今张翰的新作已经成为一部“弄巧成拙”的剧,这再次印证了没有更多经验的演员把控度高的作品,往往很难取得好成绩。
究其原因,演员的话语权太高,容易陷入“自愈”状态,呈现的作品过于主观,不符合市场和观众的口味。
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
当然,也不排除演员转型或跨界发展。
比如现在的林心如,多重身份合二为一,推出了多部口碑佳作。她的跨界和转型非常成功。
既然张汉愿意多年耐心打磨一部作品,就足以证明他的诚意。相信他会吸取这个教训,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你怎么看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