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香港保险公司,聊点不一样的“料”
今年香港保险很火,需求爆发式反弹,但我们发现,其实跟风购买的比例还是挺多,大部分朋友只看到了一些销售宣传的“收益高”,却没有看到底层逻辑之下,其风险在哪里。之前我们也写了系列专业文章,大家可以参考。
今天来说下公司。今年去香港和疫情前不同,买健康险的比例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去买分红险的。而分红险因为分红的不确定性,公司的选择因而是非常之重要。未来几十年里,演示利率能不能达成或者超额达成,都取决于公司的投资能力和稳定性。
而如果你只看官网或者销售人员给你讲的一些介绍,基本也只是雾里看花。能开保险公司的,哪个背景差了,重要的是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更宽的地域,更长的历史去了解这个公司。
今天就用我们的理解来“闲侃”主流的7家香港保险公司,会带有主观色彩,供大家参考。
1、友邦:
除了汇丰这个银保渠道老大哥,还有国寿海外这样的中资系,友邦常年都可以霸占市场份额很靠前的排名。香港稳定服务的历史也很长,香港历史保单最多的公司,口碑挺不错。不过很多人以为AIA是美国公司,其实不是。08金融危机AIG资产重组后AIA就独立了,现在是妥妥的股份制公司,总部在香港,第一大股东为汇丰。主要业务都在亚洲,香港+东南亚为主,在欧美业务量很少。
展开全文
2、保诚:
很有历史感的一家公司,成立175年,赔付过大量的一战二战,还有泰坦尼克号、戴安娜王妃等历史重大事件。和友邦一样,在港销售队伍建设得不错。保诚和友邦应该是内地投保人最熟悉的两家公司,但之前有些主力产品因为分红实现率被诟病,不过也有好多人没搞清楚具体逻辑。内地有和中信集团合资的中信保诚,08年金融危机也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中国央行当时还抄底了1%保诚的股权。
3、宏利:
加拿大公司,主要业务在北美+亚洲(主要香港),不仅有保险,还有挺大的银行业务,算是更标准的国际化金融集团。内地知名度不如友邦,和中化集团合资有保险公司中宏保险。宏利公司经营一直非常稳定,负面新闻非常少,香港强积金(类似内地社保)市场占有率第一。
4、安盛AXA:
法国企业,算营业收入、资管规模比上面几家都要大,特别喜欢并购,过去20年并购了不少保险公司股权。2019年投连险暴雷事件,虽然原则上来讲不是AXA的主要原因,但是既然挂了牌子,也反映在管理和运营方面不够谨慎,这件事也给安盛加了个黑历史,直到今天依然有影响。世界500强常年排名前100乃至前50,内地有财险公司安盛天平,以及和宇宙行合资的工银安盛保险。
5、万通:
以前是万通保险在亚洲的业务,延期年金保单卖的很好,独树一帜。2017年,云锋金融公布联合另外7家投资者以总代价131亿港元收购美国万通国际公司(万通国际)旗下万通亚洲全部股权,其中云锋占60%股,现在名叫万通保险。云峰金融背后的大老板是马云,云锋金融是其在港的金融平台。美国的万通虽然名字保留万通,公司宣传也将美国万通和云峰并列在一起。但实际绝对控制人还是云峰,后来继续增持到69.8%。
6、富卫:
李嘉诚儿子李泽楷收购的而来,最早是荷兰ING在亚洲的业务,2012年卖给李泽楷,后来李又连续并购了印尼、泰国、越南的一些保险业务,包括香港的大都会,构成了现在的富卫。据说后面要改名成保特保险。最近几年富卫一直在做香港上市申请,因此也披露了详细的财务报表,去年看数据还亏了不少。上市这个事情,各种原因延期,今年递交了申请又延期了,我估计也是考虑到香港整体熊市,上市给的估值也不好,资本玩的溜的李泽楷应该不会找个大熊市去强行IPO吧。
7、富通:
周大福旗下的新世界旗下的保险公司。周大福的郑家不仅是卖珠宝的,其实地产、酒店、外贸、飞机租赁、健康、教育都有涉猎,整体经营得都挺不错。但富通其实也是2019年郑家并购而来的。在这之前,几经换手,最早同样是李泽楷从新加坡买过来的,改名盈科保险,后卖给美国富通,15年卖给中国私募九鼎,最终才是2019年周大福旗下新创建接手,结果又遇到疫情3年,总体经营如何,也需要时间验证。
总结:
在了解保险公司时,光看股东介绍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有些挖掘这些保险公司的历史,你也能理解其中的巨大差异,而所谓实力,也应该从更高更长的维度来评价其稳定性,以上随笔作为参考,总之香港保险购置时,建议大家还是少一些跟风头脑发热,多一些谨慎决断。
相关文章:
香港的分红险怎么算收益?超简单的保姆级攻略!
香港分红储蓄险V.S.内地增额终身寿险,到底哪家强?
香港储蓄险特殊功能盘点
内地储蓄险长期不如港险,中期不如债券or债券基金?
某公司港险太坑?分红实现率难测算?内地保险销售素质差?| 港险精选答疑
一文说清:港险的「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有何区别?哪种好?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