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成功避开90%保险公司的坑

Connor 币安APP下载 2023-12-29 87 0

上篇文章,写了买保险应该怎么选保险公司,但有朋友觉得,还是太复杂。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搞懂重疾、医疗这些不同险种的区别,就很不容易了。

还得把200多家保险公司的偿付率、风险评级、投资收益率等指标,一个个都研究清楚?

买个保险而已,合着不要上班了是吧?

但随便买又有点不放心,毕竟动辄几十年交费,也不是小事了。

所以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最好让人看一眼,就能避开90%的坑,知道这家保险公司靠不靠谱?

还真有。

1

我们上网买东西,判断一个东西好坏,会先看评论区。

好评多,那就值得考虑,但如果全是差评和吐槽,八成就不值得买。

但保险产品又比较特殊,买完之后短时间用不上,假如未来需要时发现有问题,也很难再换。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没有专门的评价机制,让买过的、体验过的客户自己来评价,供其他人参考。

你去问业务员,肯定都说自己家的保险最好,可信度不高。

去网上搜,说啥的都有,碎片化信息太多,很难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一来二去,就容易犯难,最后就拖延了。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保险也有专属的「评论区」,而且有监管部门背书。

展开全文

这个评论区,就是「投诉情况」。

保险行业,在我们国家属于强监管行业,相关部门管的特别严,也极其重视消费者的反馈。

每个季度,监管部门都会把有关保险的投诉情况,整理汇总发到网上。

这个汇总叫做,「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里面既有行业的总体情况,也有细分具体的投诉量、投诉原因。

被投诉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保险公司,都会榜上有名。

可以理解成,它是保险行业的「差评榜」。

作为消费者,假如我们没时间弄懂所有保险公司,那么只要不买「差评榜」上公司的保险,就相当于避开了90%的坑。

2

「差评榜」由监管部门统计投诉情况后,汇总发布在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官网。

我们只需要翻到「投诉与业务量对比情况」中的「人身保险公司」。

然后,关注这3项数据:

亿元保费投诉量情况。

万张保单投诉量情况。

万人次投诉量情况。

先说第1项数据,「亿元保费投诉量情况」。

这项数据展现的是,各家保险公司平均卖出去1亿元保险,受到了多少次投诉。

最新的2023年第1季度,中位数是1件/亿元。

表现最差的10家保险公司在这:

然后是第2项数据,「万张保单投诉量情况」。

顾名思义,保险公司平均每卖出去1万张保单,有多少次投诉。

2023年第1季度,中位数是0.19件/万张,表现最差的10家保险公司:

然后是第3项数据,「万人次投诉量情况」。

展示的是每家保险公司有1万名客户,多少人进行了投诉。

2023年第1季度,中位数是0.09件/万人次,1万人里有9个人。

表现最差的10家保险公司,分别是这些:

3

这些数据,并没有偏袒保险公司或者消费者一方。

结合起来看,能反映出一家保险公司,在买了它家保险的客户们眼里,是否「靠谱」。

当然,并不是说上过「差评榜」的保险公司,它的产品就完全不能买。

因为「差评榜」更新比较快,2020年开始平均每季度统计一次。

严格来说只能反映保险公司,在某一季度的投诉情况,而不能代表全部。

但,如果是排行榜上每次都能见的「熟面孔」,就需要慎重。

比如之前列出三项统计数据里,XXXX健康公司,全部榜上有名。

不能代表什么,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有差评可以参考,我们普通消费者就可以避开90%的坑,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所以,即使他家的保险相当便宜,我也从没给我的客户推荐过。

而最近,我又把从2020年至今的数据,都盘点了一遍。

如果你感兴趣,或者也需要咨询保险,可以找我聊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