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小巷管家成为共建共治共享“金名片”

Connor 币安下载 2023-09-01 145 0

点蓝色字关注“文明北京”

近日,东城区龙潭街道举办活动,小巷管家们齐聚一堂,谈感受、展成果、谋发展,共同回顾六年来的耕耘岁月。

小巷管家管事不小

六年成长誉满龙潭

龙师傅是一名小巷管家,平日里他总坐在院门口的一张小凳子上执勤,一坐就是三年。 三年来,龙师傅从一名小巷管家“转型”成为社区里的水电工、快递员、垃圾分拣员等,春去秋来,忙碌的生活让龙师傅学会很多“新技能”,帮助居民解决了许多烦心事,执勤坐的小凳子见证了这一切。“走!干活去喽!”龙师傅站起身来,迈开腿,向有需要的居民家中走去。这是在龙潭街道小巷管家成立六周年庆典上,由群众本色出演的一台情景剧,生动展示了小巷管家们的日常。

小巷管家与社区居民交流

六年来耕耘岁月,小巷管家究竟给社区和居民带来了哪些改变?作为“元老级”小巷管家,梁萍最有发言权。她说:“2017年4月,小巷管家刚刚创立,我是第一批加入的,认领的是夕照寺西里小巷。”

梁萍每天把街巷打扫得干干净净;居民窗根儿底下新建的花坛,她把手伸进花丛里捡拾垃圾;看见有人乱停车,她第一时间跑上前劝阻。街巷环境越来越好,曾经对拆违存着抵触情绪的居民感受到了变化。居民对小巷管家的态度渐渐转变,梁萍惊喜地发现,“街上跟我打招呼的人多了,给我笑脸的人多了,对小巷管家认可的人多了。”

展开全文

小巷管家将巡视街巷时捡起的垃圾按类别扔进垃圾桶

2018年,小巷管家正式成团,在小巷管家的动员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入团”,共同担当起社区治理的责任。崔娟娟就是2020年主动申请加入管家团的新一代小巷管家。

崔娟娟说:“清理墙面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比如清理小广告,需要用铲子从边角一点一点地铲,还要做到尽量不给墙面留下太深的痕迹,这就需要慢工出细活。”几个小时下来,崔娟娟的手被冻得通红,她突然意识到小巷管家并不仅仅是一个身份,还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从那以后,崔娟娟每日坚持巡查小巷,遇到难题就向“老管家”们取经,认真工作的她得到了街坊邻居们的认可。在龙潭街道小巷管家成立六周年庆典上,崔娟娟荣获了2022年度优秀小巷管家的荣誉称号。

“巷悦龙潭”发布

小巷管家4.0时代到来

在龙潭街道小巷管家成立六周年之际,“巷悦龙潭”小程序正式发布。“巷悦龙潭”取自“相约龙潭”的谐音,其中的“巷”字就代表着小巷管家。

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巷悦龙潭”是东城区首个由“五社联动”打造的科技化便民服务平台,街道将依托“巷悦龙潭”平台,实行全新的积分兑换制度,并解锁“微心愿”“公益创投”等新“玩法”,推动志愿服务与积分制度实现联动。

如今,小巷管家早已走出发源地龙潭街道,在全市范围内铺开,目前全市共招募小巷管家4.2万人。小巷管家不仅展现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主人翁精神,也体现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

“五社联动”成果共享

擦亮社区治理“金名片”

众人拾柴火焰高。龙潭街道积极协同社会组织联合会以“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共治参与、培育社会组织、促进基层活力”为发展理念,引导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持续推动小巷管家品牌的发展升级,打造龙潭街道“一街一品”的社会影响力。

在龙潭街道小巷管家成立六周年庆典上,21家东城区星级社会组织及12家2019—2022年期间优秀志愿企业获得了荣誉证书。

龙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席会也正式启动,进一步充实地区志愿服务力量,整合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为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活动阵地、服务载体,把更多贴近民心的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像小巷管家这样更多的文明实践在龙潭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果实。

情景剧展示小巷管家成长历程

同时,为延伸小巷管家志愿品牌内涵,未来东城区将有效地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黏合在一起,开启“五社联动”新局面,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打造东城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成果的亮丽“金名片”。

END

来源: 文明东城|编辑:谢非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文明北京”微信公众号

你发现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