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不再“保本” 打理养老钱要坚持三原则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以其独有的风险特征及收益成为广大消费者除定期存款外最常见的投资方式。但实施资管新规后,所有资管产品须实行净值化管理,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
业内专家表示,金融机构不得对投资者进行任何“保本保收益”的相关承诺,应向投资者清晰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此外,投资者也要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保本保息理财观念,提升自身理财素养,增强风险意识和契约精神,通过优选投资机构来实现自身资产的保值增值。
理财不保本后,老年人养老钱应该如何打理?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资深理财专家呼延思茗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采取稳健的投资方式。建议老年人以稳健为主,盘点好资产,以灵活方便为基础。老年人理财投资应先明晰自己的收入、支出、存款情况,计算可用的闲置资金大致金额,再规划购入合适的理财产品。同时老年人生病、住院等急需用钱的情况较多,这就要求老年人在理财时充分考虑支取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第二要学会合理分散投资。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晚年生活,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好分散投资,对于没有把握或风险大的投资方式要谨慎选择。一般认为,风险投资与年龄有关,要遵循“投资100法则”,即年龄越大,风险投资比例应越小。
第三是要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很多老年人了解的市场信息较少,也缺少专业的理财技能,容易被一些非法广告所吸引,一旦上钩就很可能遭受财产损失。呼延思茗建议老年人在选择投资渠道时一定要选择银行等正规渠道,重视稳健型、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例如配置银行储蓄存款、国债等。这些投资利润虽小,但安全系数较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银行中低风险的个人养老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比定期产品高,投资门槛也相对较低。 记者 李猛 实习生 耿杨洋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