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动量化,一个坚持10年普惠中小投资者的量化交易平台
发财小手点关注,生活处处有惊喜,工作考试全顺利,投资理财好运伴~
量化交易已进入资管行业白热化赛道,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在A股市场的成交占比高达20%左右。
日前,利用算法自动下单做系统化投资已经成为业内标配,无论是同花顺,还是各大券商,相关功能板块的推出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提出:“规范量化交易,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曾强调,量化交易虽然能够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但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
不过这些并不是对量化交易行业进行否定,而是表达对新兴产业的呵护与期望。
我国正处于量化热潮中,量化交易正是科技在金融上的改革,与数字经济、数智生活相呼应。
作为国内新生行业,伴随着欣欣向荣量化交易的,不仅有不断扩大的规模,还有繁荣背后的乱象丛生,正是那句老话“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没有固定统一标尺,量化交易平台自然良莠不齐,甚至沦为某些平台的营销噱头。
然而量化交易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能给投资者带去平静与安宁。
于1970年。麻省理工数学教授——爱德华·索普(EdThorp)首创第一个量化交易对冲基金,开启美国高频量化时代。
与陈省身、杨振宁均有过合作的著名数学家西蒙斯40岁半路出家,创建了之后响彻世界的大奖章量化基金,至此彻底打响量化交易,开启量化策略多元时代。
迄今美国量化交易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史。
展开全文
作为舶来品,脱胎于美国量化的中国量化,在 2010 年萌芽发展至今。
量化交易依靠数学模型判断,计算机执行,避免了情绪化非理性的操作失误,具有高度的自律性与执行力,但也因此具有极高门槛。
无论是专业编程代码能力,金融工程师等专业要求,还是数据库、服务器等硬件设施都注定了刚萌芽的量化交易只能发展于机构中。
让我们把时间线拨回2010年,传入国内的量化一直作为高岭之花,被束之楼阁,券商们不关心能否获利,他们需要赚取的是手续费与佣金;而散户只关心获利,意识不到或许有更高效的工具帮他们事半功倍。
当群体接触不到断层的消息,那么便只能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为什么不能将量化交易普惠给中小投资者?
念头一旦产生,便抑制不住的在脑海里生根发芽。
于是2011年7月,迅动团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迅动量化大航海时代”。
他们觉得自己或许该做些什么,去打破茧房,改变现状,让中小投资者们了解量化交易,接触量化交易,用的起量化交易。
天时地利人和,顺利起步
结合网格交易原理,潜心研发算法模型,很快迅动团队便研发出了一款可以通过用户自己调节部分参数,实现高抛低吸,低吸高抛持续获取复利的目标,取名区间套利,于2014年正式上线。
2014年,新股IPO重启,“全面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蓝筹白马重回大众视野,大盘行情整体向好,量化可操作空间大,市场心态持续看好。于是区间套利一上线便运行良好,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但想做好连接量化交易与中小投资者的梯子,一个区间套利是远远不够的。
不想当一把好梯子的软件不是一个好的量化交易工具
要让中小投资者能够明白量化交易工具,那一定要降低量化一贯的高门槛。
量化高门槛首当其冲的便是编程代码,不过中小投资者自己学习编程代码,编写自己的算法策略,依然会耗费他们巨大的时间精力,并不能降低量化交易的门槛。
那如果做一个投资者无需撰写编程,可以直接使用的机器人呢?
说干就干,2015年迅动炒股机器人正式上线。
风起云涌,磨砺接踵而来
2015年,上证50、中证500指数期货上市,国内人工智能计算技术展开质的飞跃,市场条件完善,技术进步,自动炒股机器人似乎也即将步入正轨。
然而股市行情莫测,2016年“熔断”当头一棒,将此前对于风控的忽视彻底暴露,痛定思痛,团队潜心钻研,开始不断优化交易风控体系,细细钻研试验每一处细节,每一项参数设置,日夜沉淀,最终精心打造出迅动自研风控体系。
应对单边下跌与上涨,止损止盈,远离踏空;完备参数体系搭建,多面应对极端行情;将交易计划提交云端,自动监控行情变化,毫秒级自动下单,不错过每一次的交易配对机会,在不断升级优化,不断精雕细琢中,也慢慢积攒了自己的用户群体,曾经的“一念之间”如今正被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
在反馈中驱动成长
迅动团队一直对于用户的回访非常重视,用心吸取并以优化迭代来积极回应意见建议。
一次用户的反馈,使团队意识到,现有的全封闭机器人对于用户来说并不能满足各自特殊需求。
如果机器人能够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去DIY,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让没有代码编程基础的用户自己去搭建机器人是不切实际的。
站在中小投资者的使用场景中去思考,作为散户,散户最熟悉的是什么?
是股市的各项指标公式。
倘若能够编写好每一个小组件模块,让散户直接按照自己的需求组装指标类功能模块,设置参数,这不就和搭乐高一样了么。
如此一来,不是大大降低了门槛,真正打开了量化普及之路!
于是从2021年迅动DIY机器人正式上线至今,不断迭代升级,开拓海量策略库,使投资者们能够用自己最熟悉的指标公式,去搭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炒股机器人,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同时每季度的炒股大赛也为投资者们提供同台竞技的实践现场。
迅动将量化交易带给大众,就像一架顶破了天花板的梯子,通过这架梯子给大众投资者们带来此前只能在机构享受的平静与安宁。
在量化交易内卷的当下,量化交易的潜在发展空间依然巨大,但如何使量化交易被大众主流接受并使用仍是待被攻克的课题,但最贴近用户需求,便于用户使用的平台一定会成为明日之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