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提醒】年底保密弦松不得!这些保密提醒请查收

时光飞逝,又到一年岁末时。各项工作的收官之战已然打响,总结、考核、检查接踵而至。
在大家忙于统计梳理、迎接巡察之际,有一项工作却容不得半分松懈与“收尾”,那就是——保密工作。
越是繁忙关键时期,越容易成为保密管理的薄弱期和安全事件的易发期。
为确保全年工作圆满收官,这份年终保密提醒请您务必查收。
01
年终“特情”:保密风险需警惕
岁末年初的特殊性,使得保密工作面临不同于往常的挑战:
资料汇集,信息高度密集:
各类工作总结、统计数据、考核材料、迎检资料集中产生和流转,大量敏感信息汇聚一堂,泄密风险陡然增高。
事务繁杂,思想容易松懈: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干部职工精力分散,容易产生“忙完这阵再好好抓保密”的侥幸心理和懈怠情绪,保密意识防线可能出现松动。
内外交接,流转环节增多:
内部部门间、上下级单位间的工作汇报、材料报送频繁,与外部的检查巡察组、合作单位等资料交接增多,信息传递链条拉长,管控难度加大。
清理归档,处置需规范化:
全年文件的整理、归档、销毁工作提上日程,若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应归档的涉密文件流失,或应销毁的涉密文件被随意处置。
展开全文

02
收尾关键点:筑牢年终保密防线
针对以上风险,我们必须紧盯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确保万无一失。
(一) 迎检汇报,涉密内容“守得住”
材料准备要甄别:撰写总结、汇报材料时,务必严格区分公开内容与涉密内容。涉密信息严禁写入非密材料中。向巡察、检查组提供的资料,必须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
汇报沟通有分寸:口头汇报、座谈交流时,时刻保持警惕,不透露未公开的敏感数据、内部讨论细节等。接待外部人员,要明确交谈内容的边界。
(二) 文件管理,清点整理“无遗漏”
分类梳理是前提:对全年文件进行全面清点,准确区分涉密与非密文件,划定不同保管期限。涉密文件要逐一核对,确保账物相符。
归档销毁按规矩:涉密文件的归档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履行交接手续。需要销毁的涉密载体(文件、光盘、硬盘等),必须使用符合保密要求的碎纸机或销毁设备进行彻底销毁,并做好登记,严禁当废品出售或随意扔进垃圾桶。
(三) 设备巡检,隐患排查“无死角”
全面“体检”不能少:趁年底时机,对全部涉密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打印机、复印机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密检查。查违规外联、查病毒木马、查敏感信息存储、查违规操作记录。
封存停用要规范:对于不再使用或需要封存的涉密设备,必须按照程序进行信息清除和保密技术处理,确保无法恢复。
(四) 人员教育,保密意识“再紧弦”
重申纪律是常态:利用部门会议、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反复强调保密纪律,重温保密承诺书内容。可将典型的年终泄密案例作为警示教材,提醒干部职工克服麻痹思想。
关注细节成习惯:再次提醒日常保密规范——人离柜锁、人走屏锁;不在无关场合谈论工作秘密;不通过微信、QQ等非密渠道传输涉密或敏感信息;妥善保管个人工作笔记。

03
展望新年:保密工作永远在路上
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
保密工作亦然。在做好今年收尾的同时,也应思考来年如何提升:
制度能否更优化?
现有流程是否存在漏洞?
能否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意识能否再深化?
明年的保密培训能否形式更活、效果更实?
责任能否再压实?
是否做到了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保密工作无小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年终岁尾的收官阶段,是对我们一年来保密工作成效的集中检验,更是对我们责任与担当的严峻考验。
让我们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以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站好年末最后一班岗,为全年工作画上一个圆满、安全的句号,也为新一年的征程奠定一个坚实、可靠的保密基础。
保密无小事,言行莫大意。年终更须警惕,共筑安全防线!
为了推进各单位保密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