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队与小胖成都世乒赛之旅:一个完美胜利与“正在路上”的另一个

Connor 币安APP下载 2022-10-22 163 0

龙队与小胖成都世乒赛之旅:一个完美胜利与“正在路上”的另一个 2022年/第104篇 作者:杨 磊

在成都,零封莫雷高德、逆转及川瑞基、冲垮德国邱党的马龙,已经成为“胜利”的代名词,有他在,胜利就在!马龙的成都之行,堪称完美!

小胖作为男乒一号主力,几乎做到了一号所能做到的全部。但因为输掉了一场与张本智和的“关键对决”,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质疑声不断,成都之旅难称完美。

展开全文

所以,“马龙与小胖谁到底才是中国男乒一号的话题”,再次热度非凡。甚至有球迷对小胖的技改提出了质疑,认为“如果没有技改,保持原来爆冲猛打的风格,一定可以战胜张本,输就输在‘胡乱’技改”。

到底谁到底才是一号?一千个球友眼中有一千零一个答案,很难皆大欢喜。

但是,对于成都龙队的成功与小胖的失落,我却有不太一样的观点。我认为, 马龙今天的辉煌,恰恰是小胖正在走的路,小胖正走在一条方向正确的路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源于最近看的一本书—— 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

书中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个生命周期,有起始期、成长期、成就期、高成就期、下滑期、衰败期,形成一条曲线,即第一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整个过程犹如登山活动一样,往往是从平地开始,不断向山上攀登,接近或到达顶峰后,再由高而低向下走,直至最后回归平地。

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到来或消失之前,开始另外一条新的曲线,即第二曲线。

翻译成乒乓球的语言,即: 要想一直保持巅峰水准,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必须不断突破超越自己,在下降点到来之前,敢于“偏离”自身已有的成功技术路径,寻找到新的强力技术。

可能这么解释,读起来仍有些难于理解,那么以马龙为例:

龙队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辉煌,以中国乒乓球员罕见的34岁“高龄”仍屹立在最高峰,与他永不停歇的技改密不可分。

从最早的“小球打法”(突出前三板控制和正手),到拧拉时代的两面弧圈,再到后来恶补强化反手技术,再到现在依球而动,不再一味追求强侧身,见招拆招,龙队最强的特质不是别的,正是“一直在进化”!

他,一直在创造独属于他的“第二(技术)曲线”。

观察小胖,不如龙队沉淀的成熟,但他同样走在他的第二曲线的路上。

从最开始出道,反手强势、正手“不够”的超实惠打法,到后来正手得到强化“两面抡”时期的大杀四方,再到每每被龙队克制功亏一篑开始的小球技术强化,形成了现在的小胖。

诚然,现在的小胖不如19年前后的小胖打法暴力,但打法风格的多样性、技术厚度的提升有目共睹,虽不完美,实则对路。

历史总是在等待创造,成绩总是被期待打破。

在2015年苏州世乒赛之前,马龙崩溃到几乎退役,挺过了“那个最困难的点”,巅峰随之而来。刚刚在成都输掉与张本关键一战的小胖,境遇特别像苏州之前的马龙,大赛关键场次每每碰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内心极度不安。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不是别的,就是坚定技改的决心,坚信量变必将引发质变的真理。

最后再次引用《第二曲线》里的经典一语,送给已经登峰造极的龙队与“正在路上”的小胖—— 使你达到现在位置的东西不会使你永远保持现在的位置,如果你过度相信和依恋过去的成功逻辑,那么必然走向失败或平庸。主动改变按一种路径“追求卓越”的曲线,恰恰是重新走上“新的卓越”的起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