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终结》

Connor 币安下载 2022-08-30 176 0

推荐语:无接触支付时代,如何保护隐私安全

《货币的终结:利息、现金和国家货币面临的冲击》是一部出自德国知名经济学家亚历山大·哈格吕肯先生有关现行货币体系观察与思考的现象级力作。

当今世界,数字化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以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支付手段,对传统的现金支付和金融利息体系正在形成巨大的冲击。以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和脸书推出的数字货币天秤币为标志,又拉开了未来数字化时代货币领域变革的大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意外加速了这场货币变革的进程。本书从货币发展简史,数字化支付对现金和现行的利息制度带来的冲击以及对大众隐私、数据安全和未来储蓄的挑战,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中央银行对大众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以脸书的天秤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对欧元和美元的冲击,以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给出了独具特色的解读和论述。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用心观察当前全球货币动态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只有当民众对货币、利息和现金有更深的理解,他们才能针对这些指向货币、利息和现金的大举进攻做出充分的应对”,而相关文字也的确有助于读者依据这一可读性的论断对现实做出耳聪目明的理解。

《近代中国金融的非常与日常》

推荐语:透过金融风潮把握近代中国金融的流变

《近代中国金融的非常与日常》一书,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潘晓霞女士之手。全书首先从宏观角度探析了近代中国金融风暴的时代背景和成因,明确指出伴随着近代金融体系的引进、近代金融市场的萌生和发展,以及金融工具越来越多、运行越来越复杂,金融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越高,发生大规模金融风暴的可能性就越大。

近代以来,中国多场金融风暴的成因虽可大致归纳为外来输入、过度投机、管理失控、政治动荡等多种情况,但作者仍旧通过从长时段和多视野角度,对以往金融风暴之生成、发酵和爆发等相关细节的充分考察,在百年的时代历程中发现了金融风暴的不变与变,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民众在非常态风潮下的日常,最终在深研各个时期不同风潮酝酿、形成和发生的基础上,以“近代中国金融的非常态已几成常态”为出发点窥测到政治力量、金融体系一直在努力学习、认真应对的事实,有助于世人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近代中国金融的脉动。

《日本激荡三十年》

推荐语:“后安倍时代”的政治经济将何去何从?

《日本激荡三十年》由内容各有侧重而互不相同的《平成政治》《平成经济》和《平成企业》等三册组成。

《平成政治》由日本当代知名经济学家御厨贵、芹川洋一合力编撰而成,着眼于1989-2019年间日本平成时代这一近在咫尺的历史时段,旨在深度解读平成时代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政治失衡。史无前例地提出了一个“平成时代即安倍时代”的大胆命题,对“后安倍时代”的政治经济将何去何从提出明确警示。

《平成经济》作者小峰隆夫是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顾问。他认为,平成时代尽管遇到泡沫经济崩溃、不良债权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金融危机打击,但也取得过不少成绩,创造出较长时间的景气时期。尽管平成时代的日本经济总量增长缓慢,但总体经济结构和产业科技得到了低调且扎实的优化升级,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形成了若干支柱型优势产业集群,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日本管理学集大成者伊丹敬之在《平成企业》一书中,结合个人经历,从多个角度描述了平成年间日本企业经营跌宕起伏的变迁,并揭示了表象背后日本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本质,以及其对企业经营战略指定的影响,借此引起大家对日本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思考。 华商报记者 路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