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连收2大“噩耗”,特朗普对华态度巨变,莎拉迎来重大喜讯

Connor 币安下载 2025-07-29 23 0

据报道,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踏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那一刻,他或许未曾料到,这场精心策划的会晤,竟会成为撬动区域政治格局的支点。

仅仅三天之内,一纸最高法院判决与盟友的表态,如同两道惊雷,让马科斯政府精心构筑的外交防线轰然动摇。而风暴中心,正是中国——这个被特朗普称为“关系非常好”的东方大国。

7月22日的白宫会晤,对马科斯而言堪称一场外交寒流。面对记者关于中美菲三角关系的提问,他试图以“独立外交政策”自圆其说,并刻意强调“最强大伙伴始终是美国”。这番表态意图明显——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然而特朗普的回应却令人猝不及防:“我不介意你与中国相处融洽,因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态,实则是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信号弹。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主动提及“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访问中国”,为持续紧绷的中美关系撕开一道缓和的口子。

特朗普的转向并非心血来潮。

特朗普(资料图)

回溯7月3日,当外媒热炒“特朗普拟带企业团访华”时,中国商务部以“中方态度一贯明确”的冷静回应,早已为双方互动定下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恰恰是促成特朗普转变的关键砝码。而中国外交部6月30日对“邀请特朗普参加阅兵”的缄默,更显北京的战略定力——不主动示好,但始终敞开对话大门。

这种沉稳的外交智慧,让华盛顿不得不重新评估博弈筹码。

马科斯在特朗普面前遭遇的冷场,只是其战略困境的冰山一角。

就在白宫会晤三天后的7月25日,菲律宾最高法院以“程序违宪”为由,当庭终止对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程序。判决书明确指出:宪法禁止一年内对同一官员启动多次弹劾,而众议院此前已三次搁置类似指控。

这份裁定不仅宣告莎拉彻底脱险,更筑起法律护城河——任何新弹劾动议最早也要等到2026年2月6日。

展开全文

莎拉(资料图)

这项裁决的冲击波远超司法范畴。作为前总统杜特尔特的长女,莎拉在政坛的稳固意味着传统政治家族力量的延续。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弹劾削弱对手的谋划彻底落空,反而暴露其政治基础的脆弱性。当最高法院的15名法官一致作出判决时,马尼拉权力走廊里的天平已悄然倾斜——一个免于弹劾威胁的副总统,完全有能力重塑国内政治联盟版图。

当特朗普的橄榄枝与莎拉的司法胜利形成共振,马科斯政府的战略失衡暴露无遗。

他苦心经营的“安全靠美国”模式,在特朗普“不反对菲律宾与中国走近”的表态前显得如此单薄。更严峻的是,最高法院的裁决抽走了其制约政敌的最后杠杆。

一边是盟友的战略转向,一边是国内权力制衡的崩解,马尼拉的权力游戏规则已被彻底改写。

这场政治地震的核心密钥,在于中美菲三角关系的重构。特朗普对华释放的暖意,客观上削弱了马科斯“挟美制华”的筹码。当华盛顿将北京定义为“关系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时,菲律宾在南海议题上的激进立场便失去了战略支点。这种大国关系的微妙变化,恰如蝴蝶振翅,在马尼拉政坛掀起惊涛骇浪。

莎拉(资料图)

马尼拉街头的凤凰木依然如火绽放,但权力的版图已在无声中重组。

莎拉·杜特尔特走出法庭时,她的政治生涯不仅摆脱了弹劾阴云,更获得长达半年的战略缓冲期;而马科斯总统府里的灯光下,幕僚们不得不重新推演每张外交牌——当特朗普的专机可能飞向北京,当最高法院的判决书墨迹已干,那个依靠“美国背书+打压政敌”的旧剧本,终究被扫进了历史尘埃。

真正的输赢尚未定局。

莎拉身后矗立的不仅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遗产,更代表着务实平衡的外交基因。随着2026年新弹劾窗口期的倒计时开始,菲律宾政坛的暗流注定更加汹涌。

而此刻北京与华盛顿之间悄然重启的对话通道,已然成为改写东南亚棋局的无形之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