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渭滨经二路街道:“581”院落服务社巧解治理难题,老旧小区焕新颜
在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77个“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曾长期是城市治理的痛点——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矛盾频发,居民生活品质大打折扣。面对这一难题,经二路街道创新探索,以“我帮你”(581)院落服务合作社为抓手,蹚出一条“党建+自治”双轮驱动的治理新路,让昔日的“治理洼地”蝶变为“美丽院落”。
党建强基,激活自治“源头水”
经二路街道将党建引领作为破局关键。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581”院落服务合作社,整合小区自管小组、楼栋长及热心居民等力量,构建起“党建统领、自管小组落实、合作社支撑”的协同治理架构。目前,已在“三无”小区建立党组织29个,引导居民依法成立自管小组77个,通过民主协商制定居民公约、议事规则,采取“居民筹资+街道资助+单位认领”方式,推动小区实现从“无人问津”到“自我管理”的初步转变。
“三管齐下”,精准施策破顽疾
针对不同小区的治理瓶颈,“581”合作社创新推出三种管理模式:
兜底直管破“坚冰” :对物业公司不愿接、居民无力管的“硬骨头”小区,合作社以“准物业”身份进驻,提供基础维修、安保保洁等“基础+增值”服务。如合并改造后的渭工路63号院,合作社通过安装智能门禁、监控系统,规范停车管理,迅速化解纠纷,居民缴费率大幅提升,最终成功引入专业物业接管。
展开全文
入社协管提“能力” :对37个自治基础较好但专业能力不足的小区,合作社提供“入社自愿、退出自由”的协管支持。通过集中培训、派驻指导员“手把手”指导,提升自管小组解决矛盾、维护设施的能力。2024年更搭建“红色物业联盟”,联合20家物业公司交流经验,为自管组织赋能。
财务托管促“透明” :聚焦物业费收缴难、账目不清的痛点,合作社在广元路19号院等小区试点财务托管,引入第三方监管,实行收支定期公开审计。居民可随时查询账目,有效化解信任危机,相关矛盾显著减少。
资源整合,长效治理有支撑
为确保治理可持续,街道构建“多元筹资+力量融合+常态服务”支撑体系:
资金保障 :近三年争取财政资金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及居民自筹67万元,完成31个老旧小区改造,形成“大修靠项目、小补靠众筹”机制。
力量整合 :组建标准化服务队、“社区达人+骑士”流动网格队、党员宣讲团三支专业队伍,并联动公安、市政等8部门建立“问题上报—限时办结”闭环流程。
服务升级 :线下开设“友邻学院”提供法律、消防等培训;线上建立住户群、开通服务热线,实现需求“随时呼”、问题“及时应”。
成效显著,治理样本获认可
四年来,“581”模式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6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该模式不仅入选全国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十大范例,获陕西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更于2024年荣膺陕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从“三无”到“五有”(有序、有智、有治、有质、有温度),经二路街道以“581”院落服务社为支点,撬动了老旧小区治理的深层变革,为全国城市更新中的基层微治理贡献了可复制的“渭滨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