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向农妇讨水喝,农妇却往水里撒了把谷壳,刘:她有大智慧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2-10-09 141 0

在江苏南京玄武区环湖路,坐落着一座饱经600年沧桑的明朝城墙,得以完好保存至今的城墙长有25.1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6年亲自设计,历时28年建造而成。

南京明城墙共有十三座城门,其中位于玄武区中央门立交桥东南角的神策门是现存最完成的城楼,因为曾有禁军神策卫驻守而得名,不过神策门又被成为“外瓮城城门”。

神策门结合险峻山势而建,居高临下可以远望,并采用内有城门外有瓮城的罕见结构,其城门位于瓮城东北角,一旦敌人进城,只要同时关闭主城门和瓮城门,敌人便成“瓮中之鳖”。

神机妙算,预言燕王造反

据明籍记载,神策门正是由宰相刘伯温亲自筹划修建的,这位在百姓心目中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明神话,与明城墙还有一段智多近妖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刘伯温启奏朱元璋要修葺南京城墙,朱元璋只觉不明所以,因为前不久才从巨富沈万三处筹来百万银两修了城墙,为什么现在又要修了?

刘伯温第一次给出的回答是城墙还不够牢固,这令朱元璋愈加一头雾水。想当初,朱元璋隔三差五就前往现场巡察督造,一旦发现某段城墙出现纰漏,就要拿民夫的命去填,谁敢消极怠工?

展开全文

在朱元璋再三追问之下,刘伯温终于透露一点天机,他说现在的城墙确实牢不可破,但如果有燕子飞来就防不住了。刘伯温甚至作了一首诗,诗中就有这么一句“一院江山永乐平”。

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洞悉刘伯温的暗示,只以为他是酒后胡言,更不知道燕王朱棣会以“清君侧”之名发动政变,而自己疼爱的朱允炆最终葬身火海,大明盛世也并非由他偏爱的朱标一脉开启。

如果民间传说属实,那么预言了靖难之役的刘伯温,就是未卜先知的神人,但他当然并非仙人下凡,只是因为从小智商超群,进而拥有“神童”的美誉。

学富五车,心怀天下

公元1311年5月1日,刘伯温出生在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的武阳村。其父曾是“教谕”,是朝廷认可的教师。

在父亲的启蒙教育下,刘伯温自小就十分喜欢读书,加之天性聪颖,读一遍即过目不忘,第二遍就能流利背诵,妥妥的学霸级人物。

正因如此,刘伯温对于夫子“读书百遍”的要求并不上心,逃学便成了家常便饭。有一天,逃学的刘伯温来到溪边玩耍,遇见了一位正在浣纱的老妇人。

老妇人知道刘伯温逃学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不认真读书就无法拥有高深的学问,那要如何成就大事?刘伯温听罢,竟是醍醐灌顶,从此专心读书。就在12岁那一年,刘伯温考中秀才。

公元1333年,早在17岁拜处州名士郑复初为师的刘伯温,踌躇满志地赶赴京师参加会试,结果当然是顺利考中进士。公元1336年,刘伯温当上了江西高安县的县丞。

县丞只是一名八品小官,但刘伯温不忘初衷,秉承公正清廉的原则,按照律法严惩鱼肉乡里的乡绅恶霸,只可惜当时正处于腐败严重的元朝末期,小小县丞怎么承受得住官绅勾结的压力?

认清元朝的黑暗与腐败,怀才不遇的刘伯温愤而辞官,虽然期间一度复出为官,可最终仍是失望而归,直到公元1359年,朱元璋攻占应天府。

攻占应天府之后,朱元璋虽然拥有十万兵力,但四周强敌环伺,形势不容乐观。在听闻刘伯温、章溢、叶琛的盛名后,朱元璋派孙炎以贵重礼物邀请三人出山辅政,唯独刘伯温拒绝了。

求贤若渴的朱元璋并不想就这样放弃,第二次命孙炎亲自登门拜访,刘伯温反而送给孙炎一柄宝剑,孙炎推却道剑应当献给天子,斩尽不顺应天命之人,似乎还语带威胁,这次自然也是铩羽而归。

当朱元璋第三次命孙炎再请刘伯温时,刘伯温竟然答应了,《明史》中对此并无详细记载,仅以“遗基书数千言”一笔带过,但是在江苏南京聚宝山出土的一块墓志铭却解了密。

孙炎的墓志铭上记载,孙炎在给刘伯温的信中谈及四方豪杰争夺天下,目的无非是金银玉帛和绝色美女,唯独朱元璋是心怀天下,所作皆为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古代文人追求治国平天下,一句“心怀天下”终于成功打动了刘伯温。刘伯温答应出山,亦由此成为朱元璋的心腹谋臣,辅佐朱元璋先灭陈友谅,再灭蒙元大军。

朱元璋登上帝位,建立大明王朝,刘伯温功不可没,刘伯温由此再次踏入仕途。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的嫉恶如仇和学富五车难能可贵,便授予其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又封为诚意伯。

一水之恩,用心良苦

一次回乡,功成名就的刘伯温途径一户人家,他立刻认出这是自己曾经讨水喝的地方。多年前进京赶考时,年少的刘伯温不慎迷路,干粮耗尽,久未见人烟,绝望时遇见这户农家的妇人。

饥渴难耐的刘伯温向农妇讨水喝,农妇也立刻到后院给他打了一大碗清凉甘甜的井水。正当刘伯温打算捧碗痛饮一番时,农妇却抓来一把谷壳撒入水里。

年少的刘伯温见状,心中难免不痛快,他以为农妇吝啬于一碗井水,或者见他落魄而轻视自己,但当下毕竟承了农妇的一水之恩,他只能一边吹开漂浮在水面的谷壳,一边小口喝着水。

如今重临旧地,当年的农妇已是满头银丝,但她也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当年向自己讨水的落难书生,尘封的往事涌上心头,刘伯温也趁机问出积压心中多年的疑问。

原来当时的天气十分炎热,从深井里打上来的水又很冰凉,如果任由刘伯温大口大口地喝的话,很容易会伤身从而留下病根,所以农妇才会故意往水里撒上谷壳,好让他慢点喝。

听完妇人的解释,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恍然大悟,暗自感叹妇人才是大智之人。久旱逢甘露的人,又怎么听得进劝?农妇没有浪费唇舌,而是非常明智地用一个简单的举动,阻止了刘伯温的牛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