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中方船只被“扣押”?美军司令火速改口;解放军已做好最坏打算
第一大消息:北京商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路透社记者针对停靠在丹麦和瑞典之间的中国船只“伊鹏3号”提出一系列问题。该记者询问此船的最新进展,想了解其停靠是出于自愿还是被扣押,以及船员是否正在接受问询。毛宁回应称,据她所掌握的情况,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与涉事相关方顺利沟通。不过,关于中国船只的具体情况,她无更多信息可提供,因而建议路透社记者向中方主管部门进行询问。
“伊鹏3号”事件并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货船拦截事件,它在当前国际政治氛围中宛如一记警钟。从该事件可知,单纯凭借政治立场去评判他国行为是不恰当的,这种做法极有可能致使无辜国家和人民遭受不公对待。或许普通民众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未来的国际环境下,是否任何国家的商船都会由于某些国家的政治猜忌而被无端滋扰呢?若各个国家皆依据个人情绪和政治目的去处理国际事务,全球化秩序还能够维持多久呢?因此,这一事件既是对“伊鹏3号”事件相关方的警示,也是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深入反思。
第二大消息:东南网与台湾新头壳网站报道称,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日前于布鲁金斯学会演讲时指出,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虽有一定作用,然而“在中国可能对台湾发起进攻这种情形下”,美军务必确保自身在印太地区的海空优势。他还阐释,五角大楼的“复制器”无人机项目旨在快速开发无人平台供前线指挥官运用,此项目预算约为10亿美元,但美军不会完全依仗这一技术,因为维持海空主导地位对印太地区的战略稳定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展开全文
据“USIN”消息,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在布鲁斯学会讲话时表示,美军在狭小空间可以运用无人机作战,然而,在印太地区广阔的海洋环境下,小型无人机难以执行任务。仅仅依靠无人机,美军无法取得空中和海上的优势,并且还得应对复杂的电子战情况。此外,帕帕罗在讲话中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谈到了解放军拥有2100架战机和3艘航母。实际上,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凸显美国拥有更多的战机和航母,而对于中国在无人化装备领域的发展,他在讲话中根本未曾提及。
第三大消息:中国湖南日报报道,自11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出动海空兵力,持续强化在中国黄岩岛领海周边海空域的巡逻警戒工作,并开展战备警巡。这一行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相关海空域的管控,其目的在于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定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指出,南海局势的发展走向以及中方日后捍卫自身权益的方式,将取决于菲律宾所做出的抉择。倘若菲律宾一意孤行,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行,那么中方必然会对其实施更为强硬、更为坚决的反制举措。丁铎表示,仅从海上力量的角度看,菲律宾在南海并没有威胁中方的能力。但是,菲律宾与美国进行深度的战略捆绑,尤其是其引进中导系统这种打破地区平衡、威胁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必须得到警惕并且要予以反制。
评论